跳到主要內容區
清華學院  國立清華大學

自我對話主題與跨領域學習之間的關係
 

蔣興儀/2010.10.05

 
  這次生涯探索的自我對話四個單元的大主軸,就是如何改變自我,如何透過他人的生命經驗獲得自我的啟發,以至於我能和自己不一樣。這個主題和載物的「跨領域學習」之間有何關係呢?


  跨領域學習的第一件事就是「跨越界限」。所要跨越的不只是學科上的界限,更要跨越的是心理上的界限、自我的界限。一旦心理上的界限無法跨越,總是為自己畫地自限的話,學科的界限就會有如鴻溝,很難跨越。每一個學科都有其各自強大的專業範圍,要有非比尋常的眼界和勇氣,才能把兩(或以上)的領域作出驚人的結合。因此,所要改變的不是那些學科,而是我自己的心態,倘若我能夠知道如何改變自我,做到「跨越自我的界限」,則學科間的界限對我而言,自然就不會是困難的問題了。

 

  跨領域學習的第二件事就是「探索」。探索什麼呢?探索我從不知道的「未知」。既然是未知,我就無法將其定位,我就沒有擁有預先的知識。則我所要面對的問題便是:我是否能接受未知來臨時的那種惶惶不安、恐懼、害怕的感受。(例如,繪本「小凱的家不一樣」)也許它現在尚未發生,但不保證以後不會發生,如果我沒有預先準備好,一旦它來臨時,我很可能會採取一種迴避、退縮或排斥的態度。那麼,我就錯失了一個與「未知」遭逢的機會了。
 

  跨領域學習的第三件事就是「敏銳的思考與觀察」。思考與觀察什麼呢?未來的目標當然是觀察學科之間的相同與差異,思考這些差異哪裡不夠,哪裡還需要更進一步去讓它更為差異化、更為多樣化。但是,當我現在尚未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時,我無法透過學科來做到這件事,我最好的練習場域就是自己的生活週遭,自己的人際範圍。(例如,用新的哲學、文學、心理學理論去解釋過去的心理經驗。)倘若我能從過去的經驗當中,分析出跟以往不一樣的蛛絲馬跡,作出跟以往不同的解釋,我能用另外的觀點去重新詮釋它,那麼,我就已經開始在做未來跨領域的準備了。
 

  跨領域學習的第四件事就是「創造」。創造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打破常識,打破自己習以為常的觀念,不要再用理所當然的眼光去看待一切。打破常識不能等到專業建立之後才來做,它必須是日積月累的工夫。我必須要從自己的舊有觀念來著手,時時去探討如何讓這些觀念獲得重新的脈絡和重新的定義。(例如,「死亡」不是專屬於生理的,不是消極的,而是心理的死亡,是積極的。)這些觀念的創造與突破,在觀念史上已經有許多現成的例子了,自我對話各單元所舉的例子,不過只是萬分之一而已,剩下的就要靠同學自己下功夫了。
 

  這就是為什麼自我對話的內容要一直強調「如何和自己不一樣」,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我們經常很容易就用過去習慣的思路來思索事情,我們經常抗拒改變、防備陌生的東西,我們經常談論的都是我們自己早就已經會的觀念。因為習慣讓我們覺得安全、心安、穩定,試想,誰會想要每天活在腦袋大地震的情況中?那是很不好受的。但是,越習慣舊的,越抗拒新的,我們就會越來越封閉,越走不出自己,那麼,未來如何還能談「跨領域」呢?
 

  這次的自我對話,要一直自我探問的問題就是:我準備好了嗎?我知道自己的限制在哪裡嗎?我真的想要跨越它嗎?

 

 

 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