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清華學院  國立清華大學

「通識台灣」十年:回顧與展望
 

王俊秀/2010
 
最新一項世界知識競爭力的評比,台灣排名第102,多少凸顯出高等教育質量失衡的現象,同時間,「通識台灣」也邁入第十年了。通識教育學會於1994年4月14日正式成立,宣告了通識元年的開始:主張「全人教育」,而非只重專業的「半人教育」。

通識教育學會帶動了台灣的「通識教改運動」,漸次展開了以下的反省與典範轉移:1) 回歸大學精神的「趨向整合為一」,培養全人與公民:先成為人,再成為公民,後成為士農工商;2) 專業教育為垂直教育,自由選修為交叉教育,通識教育為平行教育,三者相輔相成的「鑽石」就是高教應提供的「最大公約識」;3) 通識教育應以科際整合課程來擴大受教者的「人生寬度」,主張「先博再精」與「先通再專」;4) 一技之長已經變短,因此通識教育應提供受教者「可轉寰空間」與「可轉移性技能」;5)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,企圖在短短數年內授盡天下一切知識註定要失敗,釣魚給受教者吃,不如教他們釣魚,強調溝通與表達、批判性思考、理所不然等多元智能,而得以終生學習;6) 「僵師」太多,無法成為受教者的典範,未來老師的「自我博物館化」或「通識化」成效將決定台灣高教成敗;7) 技職高教體系應藉通識教育來化技術為藝術,否則將產生了「匠級」大專院校;8) 通識教育應轉「學答」至「學問」,因此以傳授知識為輔,而改以智識、見識與洞識為主;9) 由畢業生的期望人格特質(例如團隊精神、創意、幽默等)出發來規劃通識課程。
 
        為落實通識教育的心動與行動,台灣通識教育學會除了出版季刊9卷3期外,並舉辦各種研討會與12屆的教師研習營來宣揚通識理念外,而且分別於1998年與2001年展開一般高教體系與技職校院的通識教育評鑑與訪視。就評鑑結果的趨勢而言,有以下發現:1) 私立大學院校有較強的企圖心;公立大學較施展不開;師範學院的「通識規模」不夠,推動有瓶頸;技職體系多有「共同科」的包袱,專業與通識少有對話;2) 通識教育多元化的結果已呈現,例如組織由組、科、部、中心到院及委員會;通識學分由12至50 (一般畢業學分為128);通識課程分類由學術分類到校風分類;開課內容由全校必修核心通識(主菜)到通識學程(套餐)、通識選修(自助餐);3) 校園「通識氣氛」的營造開始受重視,更強調「潛在課程」(例如校園美術館化與博物館化等)及「潛在師資」。
 
依據「最小法則」:供應最少的元素將控制整個系統的成長,通識教育已經成為一種提升知識競爭力「稀有元素」,可以作為一所大學院校「自創品牌」的機會。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衝擊下,如何為受教者累積全人化的「人生資本」才是高教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應扮演的角色。十年雖仍不足以樹人,但期許「全人教育」的通識願景能讓台灣的大學院校皆成為「吐出象牙的塔」,體認並提升「格局決定結局」的知識競爭力。

 

 

 

瀏覽數: